小学数学教学中观察力培养初探
一对一辅导 青岛致远教育 2016-11-12 10:36:48 813浏览
观察力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是顺利完成各种教学活动所必备的心理能力。当人们要解决问题时,首先必须学会观察,不会观察,就不可能发现问题,更谈不上解决问题。而小学数学教学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观察能力,那么教师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力呢?在实际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重学生观察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要让学生时时留心观察,激发观察的愿望、动机,尤为重要。因此,教学中向学生提供感知材料时,教师要设法提供那些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观察对象产生情感的材料。教学中要充分采用新颖活动的教具、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教具、学具、多媒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教师展示长方体几何模型,让学生建立直观表象,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让学生通过对长方体教具进行观察,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进行观察,即观察长方体的六个面、12条棱、8个顶点,通过比一比得出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激发观察的兴趣。
二、教育学生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而知觉的选择性和有意性受教师提出的或学生自己提出的任务所制约。因此,观察前必须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才能让学生有意识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让学生观察各种情景图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教师要教育和指导学生注意留心周围的事物,养成过目不忘并能透过表象看到实质的良好的观察习惯。例如,在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时,要先让学生学会细心观察,灵活运用。比如25 32 125,学生通过细致观察,要把32分成4 8,然后25与4结合,8与125结合,再运用乘法的结合律、交换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综上所述,只有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使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学生观察力才能得到不断提高,数学教学中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怎样质疑才有效
猜你喜欢
- 青岛高一数学一对一培训
电询
人气2768
- 青岛一对一辅导培训培训
电询
人气2634
- 青岛初中一对一辅导精品小班初中介绍
电询
人气2513
- 青岛一对一中考英语培训
电询
人气2314
个性定制课程
优惠课程
优质教育机构
根据需求定制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