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培训 培训新闻 青岛语文书经典依旧在

青岛语文书经典依旧在

一对一辅导 青岛致远教育 2016-10-17 09:46:30 912浏览

相关标签: 一对一辅导

    “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习近平总书记在教师节前看望北师大师生时说。911日,记者采访几位岛城教师,他们表示经典的传统文化虽然难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长远的影响。这些年语文教材变化不大,古诗词等经典篇目并没有减少。虽然有些文言文比较难懂,但只要教学方式灵活,教师耐心给予解读和引导,就能让学生在新的社会环境中,更好地挖掘传统经典的精髓。

 

古诗词等经典篇目未减少

 

     前些年,人教版语文教材曾有较大改动,与之前的高中教材相比,鲁迅的部分文章被删,剩下《为了忘却的纪念》、《记念刘和珍君》、《祝福》三篇,同时新增了一些新作品,如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贾平凹的《我不是个好儿子》等。

 

     911日,记者对比了青岛近几年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发现并没有显著变化,关于古诗词等经典篇目也没有减少。市北区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胥翠芳说,从2004年左右,小学语文开始采用苏教版的教材,在此之前曾使用北师大版,本来计划今年要对一二年级的教材重新修订,但后来也没有开展。小学低年级语文主要以识字为主,相对于北师大版本,苏教版相对简单,但里面也有 60多首诗歌,主要包括古诗、古词、儿歌、儿童诗,其中古诗有36首,占所选诗歌的60%左右。

 

   近年,初中高中的语文教材变化也不大。“对于初中语文,人教版变化不大,一些经典之作还是能占到一定比例的。”21中语文老师吴乐琴至今从教42年,她说前几年上海教材变化大一些,将初一课本里一些鲁迅的文章去掉了,当时引起了一些争议,虽然教材不可能一成不变,重要的是把握住语文的基本规律,不能一味求新,很多内容还应回归经典。

 

老师要帮学生读透经典

 

    一直在一线与学生亲密交流,教材变化对学生的影响,她感触很深。“‘变’是一个大趋势,因为时代在发展。”张磊说,像近年新加的史铁生《我与地坛》,因为贴近生活,加上语言具有韵味又通俗易懂,很多学生非常有感触,除此之外新出现的《警察与赞美诗》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同样受到学生的欢迎。

 

    面对文言文,很多同学抱怨道:“读起来就觉得很难,别说理解文章内涵了。”对此,张磊表示,不管教材怎么变,但教学是灵活的,只要教师及时引导指点,很容易达到教学效果。比如《陈情表》,以前有句话说“读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而现在鲜有学生能读懂读透,更别提落泪了,这时就需要老师解读,还原当时的场景,一句“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学生可能体会不深,但如果设置情境,让学生设想那是自己和年迈的奶奶,就能体会到祖母对作者付出的艰辛了。

 

古代诗文折射现今社会

 

   “有时经典这个标准很难界定,有人说郁达夫《故都的秋》很好,有人却觉得不够经典。”张磊说,语文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素养,传统文化传递出来的价值导向,在学生树立价值观的重要阶段,能给其带来精神力量。所以在一些新鲜元素不断融入的时候,也要注意把握住经典不能缺失,包括古代的经典诗文,折射到现今社会,还是很有借鉴价值和意义的。

 

   在青岛,各所小学每年都给学生发放古诗诵读卡,每个年级大约有100首古诗词,从去年开始,这套卡片开始重新修订出版。“过去主要是古诗词的原文,以背为主,现在还多了一些资料介绍、导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创作背景和作者风格。”胥翠芳说,古代经典诗词对学生的语言积累有很大帮助,还能提高将来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在积累过程中穿插着历史背景、古诗建构等内容,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

 

    除此之外,学校还为学生配套了部分自读、选读教材,不少小学、中学也设置了国学或者古诗词鉴赏选修课,让一些感兴趣的学生进行研读。记者从市北区教研室了解到,今年该区有些学校订了传统文化的吟诵教材,在校园里组织一边唱一边背,区教研室也打算组织一场活动,来激发学生重温古代经典的积极性。

继续浏览有关一对一辅导的文章

个性定制课程

优惠课程

优质教育机构

根据需求定制课程

热门学校